红海厮杀太惨烈?教你用红海战略守底盘、蓝海战略破增长,业绩翻3倍

chengsenw 网络营销评论117阅读模式

“投了 50 万做推广,结果同行比你便宜 10 块钱,客户全跑了;想做差异化,又不知道从哪下手,只能跟着打价格战 —— 你的生意是不是也困在‘不赚钱还累’的怪圈里?” 这是餐饮老板老王的抱怨,其实不管是实体还是线上业务,很多人都在经历类似的 “红海困境”。

据《2024 年行业竞争报告》显示,78% 的行业已经进入 “红海阶段”,企业平均利润同比下降 19%,而采用 “蓝海思维” 找到新赛道的品牌,利润反而逆势增长 35%。不懂红海与蓝海的区别,要么在价格战中耗死,要么盲目创新导致资源浪费。

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在红海中稳住份额,有的能在蓝海中快速崛起?核心是没搞懂 “什么时候该抢存量,什么时候该造增量”。比如奶茶行业竞争激烈(红海),蜜雪冰城靠 “极致低价 + 下沉市场” 守住基本盘(红海战略),而茶颜悦色靠 “国风体验 + 区域聚焦” 开辟新市场(蓝海战略)。今天这篇就拆解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的核心玩法,教你根据自身情况选对方向。

红海厮杀太惨烈?教你用红海战略守底盘、蓝海战略破增长,业绩翻3倍

一、先搞懂:红海战略和蓝海战略到底是什么?

简单说,红海是 “已有的市场”,竞争激烈,大家都在抢同一拨客户;蓝海是 “未被挖掘的市场”,竞争少,甚至能自己定义规则

举个直观的例子:

  • 红海场景:你开了家咖啡店,周围有 5 家竞品,大家都在比 “谁的咖啡更便宜”“谁的环境更好”,客户来了就问 “有没有优惠”,利润越来越薄。
  • 蓝海场景:你发现附近上班族总抱怨 “没时间吃早餐”,于是推出 “咖啡 + 现烤三明治” 套餐,早上 8-9 点半价,别人还在拼咖啡口味,你已经靠 “解决早餐痛点” 赚走了新客户。

两者的核心区别:

维度 红海战略 蓝海战略
目标 抢存量客户(从对手那夺市场) 造增量客户(吸引新需求人群)
打法 比对手做得更好(性价比、服务) 做别人没做过的(新场景、新体验)
风险 低(市场成熟,但利润薄) 高(需教育市场,但利润空间大)

二、红海战略:3 招在存量市场里抢份额

如果你的行业已经是红海(比如电商、培训、餐饮),别想着 “突然转型”,先学会用这 3 招守住底盘,再图突破。

  1. 聚焦 “细分人群”,做小池塘里的大鱼

某母婴电商在红海市场中,专门聚焦 “0-1 岁宝宝的妈妈”,只卖这个阶段的刚需品(纸尿裤、恒温壶等),并提供 “一对一育儿顾问” 服务。虽然客户群变小了,但复购率从 25% 涨到 68%,因为妈妈们觉得 “这里最懂我的需求”。

操作要点:用 “人群 + 场景” 缩小范围(例:“加班族的夜宵” 比 “快餐” 更聚焦),把资源集中在一个细分领域。

  1. 用 “极致性价比” 筑护城河

拼多多在电商红海中,靠 “低价 + 拼团” 杀出一条路,核心不是 “质量差”,而是 “砍掉品牌溢价和中间环节”。比如同款纸巾,它直接找工厂代工,跳过经销商,价格比超市低 30%。

操作要点:不是盲目降价,而是算清 “哪些成本可以省”(例:简化包装、减少 SKU),让对手想跟价都亏不起。

  1. 靠 “服务细节” 制造差异

两家相邻的水果店,都卖同样的苹果,A 店只说 “新鲜甜脆”,B 店会告诉顾客 “这是山东烟台的红富士,糖度 15%,适合给孩子做辅食,削皮器在收银台可以免费借”。结果 B 店的苹果销量是 A 店的 2 倍。

操作要点:把 “产品功能” 延伸到 “使用场景”,让客户觉得 “在你这买更省心”。

三、蓝海战略:2 个思路开辟新市场

如果红海竞争太惨烈,或者你想做创新业务,可以试试这两个蓝海打法,但要注意:蓝海不是完全没人做,而是 “没人把它做到极致”。

  1. “跨界融合” 创造新需求

外卖是红海,健身也是红海,但 “健身餐外卖” 就是蓝海。某品牌把 “低卡食材” 和 “健身计划” 结合,用户下单时可以选 “增肌餐” 或 “减脂餐”,还送免费的健身视频教程。上线 3 个月,用户破 10 万,因为它解决了 “想健身但不知道吃什么” 的痛点。

操作要点:找两个相关的红海领域(例:咖啡 + 办公、宠物 + 摄影),融合后解决一个新问题。

  1. “降维打击” 重构规则

传统早教机构动辄年费上万,还需要家长接送(红海),某品牌推出 “早教动画 + 家长指导手册”,99 元就能买全年课程,在家就能学。它把 “线下服务” 变成 “标准化产品”,成本大降,让传统机构根本没法比。

操作要点:思考 “用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”(早教的核心是 “孩子学习知识”,不是 “必须去机构”),用更简单的方式满足它。

四、关键:什么时候用红海,什么时候用蓝海?

  • 适合红海战略的情况

你是行业新人,资源有限(先在细分领域站稳脚跟);

所在行业需求稳定(例:日用品、基础服务),很难创造新需求。

  • 适合蓝海战略的情况

红海竞争让你利润骤降(必须寻找新增长点);

你发现了未被满足的痛点(例: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打车);

有技术或资源能支撑创新(例:用 AI 简化传统流程)。

最后总结

记住这 2 个核心:

  1. 红海战略:聚焦细分人群 + 极致性价比 + 服务细节,在存量里抢份额;
  2. 蓝海战略:跨界融合创造新需求 + 降维打击重构规则,在增量里找机会。

你现在的业务处于红海还是蓝海?遇到了什么具体问题?评论区留言,我来帮你分析该用哪种战略。下一篇分享 “如何用数据判断一个市场是红海还是蓝海”,关注我,避免踩坑。

 
chengsenw
  • 本文由 chengsenw 发表于 2025年8月12日 02:37:44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gewo168.com/2202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