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新品上架 3 小时只卖出 2 单”“讲了 10 分钟产品优势,观众还在问‘这是什么’”“原价 999 元降到 399 元,还是没人买”—— 这些是电视购物推广最新产品时的常见困境。据《2025 电视购物行业报告》显示,65% 的新品因 “展示方式老套”“信任度不足” 导致首秀失败,而其中 “不会把产品亮点转化为购买冲动” 是主因。如果你正在筹备电视购物新品推广,这篇文章将拆解 “选品→演示→逼单” 全流程技巧,附 3 个品类案例和可复用的脚本模板,帮你让新品一上架就被疯抢。
一、电视购物的 “独特性” 决定了产品怎么卖
和电商平台不同,电视购物的核心是 “实时说服”—— 观众可能随手换台,你必须在 3 分钟内让 TA 从 “路过” 变成 “下单”。电视购物最新产品的推广逻辑不是 “介绍产品”,而是 “制造非买不可的理由”。
比如某品牌推广新款扫地机器人,在电商详情页可以慢慢讲 “激光导航、自动集尘”,但在电视购物里必须这样说:“现在打进电话,3999 元的机器人送价值 1299 元的清洁套装,仅限前 50 名!看这个角落,它扫得比人工还干净,家里有老人小孩的,再也不用弯腰拖地了 —— 倒数开始,50、49……” 前者是信息传递,后者是 “即时冲动制造”。
二、核心策略:5 步让最新产品成为 “秒空款”
1. 选品:不是所有新品都适合电视购物
电视购物有其 “黄金选品法则”:产品必须 “看得见、摸得着、效果能当场演示”。那些 “功能抽象”“效果滞后” 的产品很难卖爆,比如 “口服美容品” 就不如 “美容仪” 适合,因为后者能当场展示使用前后的皮肤变化。
- 3 个选品标准:
- 视觉冲击力强:比如 “折叠电动车” 展开瞬间的震撼,“大容量收纳箱” 装下 10 床被子的直观;
- 价格有 “锚点优势”:新品原价 199 元,电视专享价 99 元还买一送一,让观众觉得 “不买亏了”;
- 目标人群匹配:电视购物主流观众是 40-60 岁女性,推广 “智能养生壶” 比 “电竞鼠标” 更易成功。
- 案例:某团队曾推广一款 “纳米抗菌砧板”,首秀只卖了 8 单。后来换了 “可视化油污清洁布”—— 当场用它擦油烟机,油污瞬间消失,配合 “99 元 6 包,够用一年” 的价格,5 分钟售罄。差异就在于:后者 “看得见效果”“价格易接受”。
2. 演示:用 “对比 + 场景” 让观众 “感同身受”
观众看不到实物,只能通过屏幕判断产品好坏。最新产品的演示必须 “把抽象功能转化为具体场景”,比如不说 “这款锅导热快”,而说 “打一个鸡蛋,30 秒就能成型,早上给孩子做早餐,多睡 10 分钟”。
- 演示公式:
- 痛点场景→产品出场→效果对比→观众验证:
- 痛点:“冬天洗菜,水太冰,手都冻红了”;
- 产品:“这款恒温洗菜盆,水温保持在 38 度,就像温水洗手一样舒服”;
- 对比:“左边普通盆,右边我们的盆,同时放冷水,5 分钟后看温度”;
- 验证:“请现场观众摸摸看,是不是一点不冰?”
- 避坑提醒:别做 “自嗨式演示”!某品牌推广新款榨汁机,花 5 分钟讲 “电机功率 1200W”,观众毫无反应;后来改为 “榨石榴不用去核,10 秒出汁,看这渣多细”,销量立刻上涨 3 倍。观众不关心参数,只关心 “用起来有多方便”。
- 痛点场景→产品出场→效果对比→观众验证:
3. 信任:用 “权威 + 实证” 打消 “新品不靠谱” 的顾虑
最新产品最大的障碍是 “观众没听过,怕上当”。必须在 5 分钟内建立信任,常用 3 个方法:
- 权威背书:“这款按摩仪获得国家医疗器械认证,三甲医院康复科推荐使用”(展示证书特写);
- 用户证言:“这是我们在小区做的测试,张阿姨用了一周,腰不酸了,现在请她跟我们连线……”(现场连线路人);
- 风险逆转:“收到货不满意,7 天无理由退货,来回运费我们承担 —— 您没任何损失”。
- 案例:某新款不粘锅推广时,观众质疑 “会不会掉涂层”。主持人当场用钢丝球用力刷,再煎鸡蛋不放油,鸡蛋照样不粘,同时说:“我们敢这么测试,是因为有终身质保,掉涂层直接换新 —— 现在下单,再送一套硅胶铲”。这场直播卖出了平时 3 倍的量。
4. 价格:设计 “电视专属福利” 制造稀缺感
电视购物的观众对 “价格敏感”,但更在意 “是否占到便宜”。最新产品的定价不能只降价,要设计 “仅限电视渠道” 的福利组合。
- 3 种高转化价格策略:
- 阶梯降价:“前 100 名 299 元,101-200 名 399 元,之后恢复 599 元 —— 现在已经 88 单了”;
- 超值赠品:“买养生壶送价值 199 元的燕窝炖盅,赠品比壶还贵,但只送今天”;
- 组合套餐:“单买料理机 499 元,今天加 1 元送空气炸锅,等于白得一个锅”。
- 注意:价格话术要 “算明白账”,比如 “每天只要 1 块钱,就能让全家喝上健康水”,比 “总价 365 元” 更有吸引力。某净水器品牌用这招,让客单价提升了 40%。
5. 逼单:用 “倒计时 + 实时数据” 加速下单
电视购物的黄金成交时间是 “前 5 分钟” 和 “最后 3 分钟”。必须用 “实时压力” 逼观众立刻行动,常见技巧:
- 屏幕角落放 “实时订单数”:“已经卖出 386 单,库存只剩 114 个了”;
- 主持人手持计时器:“距离活动结束还有 5 分钟,5 分钟后恢复原价”;
- 接线员互动:“现在进线的观众太多,线路忙,想下单的抓紧时间 —— 接线员说,还有最后 20 套赠品!”
- 案例:某新款羽绒服推广时,原本用 “买一件送围巾”,销量平平。后来改为 “前 200 名送同款马甲,现在看后台,还剩 37 件!镜头切到仓库,工作人员正在打包,再不下单就没了……” 10 分钟内库存清零。
三、分品类案例:最新产品的 “定制化脚本”
1. 家居用品(以新款蒸汽拖把为例)
- 痛点切入:“拖地要涮拖把、弯腰擦角落,腰都快断了,拖完还一股味”;
- 演示亮点:“看这个缝隙,蒸汽一冲,油污全出来了,不用弯腰 —— 再闻闻,一点异味都没有”;
- 价格逼单:“商场价 599 元,今天 399 元,前 100 名送 3 瓶专用清洁剂,现在只剩 18 瓶了,电话打进来……”
2. 美妆个护(以新款素颜霜为例)
- 痛点切入:“早上化妆要半小时,出汗还脱妆,素颜出门又没气色”;
- 演示亮点:“现场请这位观众试试,涂左边脸,看!毛孔隐形了,肤色提亮两个度,防水测试 —— 用水冲完全不掉”;
- 价格逼单:“原价 298 元,今天买一送一,等于 149 元两盒,够用半年,最后 50 组,3、2、1……”
3. 厨房电器(以新款空气炸锅为例)
- 痛点切入:“炸薯条要倒油,吃着腻还胖,清洗油锅更是麻烦”;
- 演示亮点:“不放一滴油,20 分钟做出薯条,外酥里嫩 —— 倒出来看,锅底一点油都没有,用纸巾一擦就干净”;
- 价格逼单:“499 元送食谱 + 硅油纸,现在下单再减 50 元,449 元带回家,库存只剩 23 台!”
四、避坑指南:最新产品推广最容易犯的 3 个错
- 铺垫太久:花 10 分钟讲品牌历史,观众早换台了。正确做法:前 30 秒就展示产品核心效果,比如 “3 秒除皱,看这件皱巴巴的衬衫……”
- 专业术语太多:说 “采用负离子技术” 不如说 “吹完头发不毛躁,摸着顺滑”。电视购物要 “说人话”。
- 没给 “行动指令”:只说 “欢迎购买” 不够,必须明确 “拨打电话 XXX,按 1 号键,现在下单……”
五、立即行动:3 分钟写出新品推广核心脚本
- 用这个模板填空:
- 痛点:“你是不是也遇到过(具体场景)?”
- 产品:“今天这款(产品名),能(核心效果)”;
- 演示:“看(对比画面),(具体变化)”;
- 价格:“原价 XXX,今天只要 XXX,还送 XXX,仅限 XXX”;
- 逼单:“现在下单,XXX(实时数据),电话 XXX”。
- 比如推广新款养生壶:
“冬天想喝热水、煮花茶,每次都要等半天,是不是很麻烦?今天这款养生壶,10 秒沸腾,还能预约,早上出门前放好材料,回家就能喝到银耳汤 —— 看,现在煮枸杞水,已经冒泡了!原价 399 元,今天 299 元送炖盅,仅限前 80 名,已经卖出 62 个,电话 400-XXX-XXXX,赶紧打……”
如果你正在为某款电视购物最新产品的推广发愁,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产品类型(如 “小家电”“服饰”),我会抽 5 个案例免费设计推广亮点。记住:电视购物卖最新产品,关键不是 “产品有多好”,而是 “让观众觉得现在不买就亏了”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