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 CAD 新手在掌握了二维绘图后,想尝试绘制三维立体图形时,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:面对复杂的三维命令无从下手,画出来的图形总是 “扁” 的,或者视角一换就找不到模型的位置。其实,CAD 的三维绘图并不难,关键是要理解 “三维空间” 的逻辑,以及掌握从二维到三维的转换技巧。本文将以 AutoCAD 为例,从基础设置到实战案例,一步步教你画出规范的三维立体图形,同时避开新手常踩的坑。
一、三维绘图前的基础准备:把 “舞台” 搭好
在开始画三维图之前,需要先调整 CAD 的工作环境,就像画二维图要先设置图层和单位一样,三维绘图也有专属的 “舞台设置”:
1. 切换工作空间
CAD 默认的 “草图与注释” 空间是为二维绘图设计的,三维绘图需要切换到 “三维建模” 空间:
- 操作步骤:点击界面右下角的 “工作空间切换” 按钮(类似齿轮图标),选择 “三维建模”。切换后,菜单栏会出现 “三维建模”“视觉样式” 等三维专属工具,工具栏也会显示拉伸、旋转等三维命令。
2. 理解三维坐标系
三维绘图的核心是 “X、Y、Z 轴” 构成的立体坐标系,和二维的 “平面坐标系” 不同:
- X 轴:水平向右;Y 轴:水平向前;Z 轴:垂直向上(可通过 “UCS” 命令调整坐标系方向,方便在不同平面绘图)。
- 可以类比为:二维绘图是在桌面上画画,而三维绘图是在房间里搭积木,Z 轴就是从桌面向上的高度方向。
3. 设置视觉样式
默认的 “线框” 样式可能导致三维模型看起来像一堆线条,建议切换为 “真实” 或 “概念” 样式,更直观地看到立体效果:
- 操作:点击 “视图” 选项卡→“视觉样式” 面板,选择 “真实”(显示材质和阴影)或 “概念”(用颜色区分面,适合快速预览)。
二、三维图形的核心绘制方法:从二维到三维的 “变身术”
CAD 绘制三维立体图形的逻辑是 “先画二维轮廓,再通过三维命令将其转换为立体模型”,常用的转换命令有 3 个,掌握它们就能画出大部分基础三维图形:
方法 1:拉伸(EXTRUDE)—— 把平面图形 “拉” 成立体
适用于绘制长方体、圆柱体、棱柱等由平面图形沿直线拉伸形成的立体。
步骤 1:在 XY 平面绘制二维轮廓(如矩形、圆、多边形)。例如画一个长方体,先输入RECTANG命令,绘制一个 100×50 的矩形。
步骤 2:输入EXTRUDE命令(或点击 “三维建模” 选项卡→“建模” 面板中的 “拉伸” 按钮),选择绘制好的矩形作为拉伸对象。
步骤 3:指定拉伸高度(如输入 “30”,表示将矩形向上拉伸 30 个单位),回车后完成拉伸,矩形就变成了 100×50×30 的长方体。
注意:拉伸时如果输入 “P”(路径),还可以沿指定的曲线拉伸(如沿圆弧拉伸形成弯曲的立体),但新手建议先掌握 “指定高度” 的基础用法。
方法 2:旋转(REVOLVE)—— 让平面图形 “转” 出立体
适用于绘制球体、圆锥、圆环等由平面图形绕轴线旋转形成的立体。
步骤 1:绘制旋转轮廓和旋转轴。例如画一个圆锥,先输入LINE命令,绘制一条竖直线作为旋转轴(长度任意);再绘制一个直角三角形(一条直角边与旋转轴重合)作为旋转轮廓。
步骤 2:输入REVOLVE命令(或点击 “建模” 面板中的 “旋转” 按钮),选择三角形作为旋转对象。
步骤 3:选择之前绘制的竖直线作为旋转轴,指定旋转角度(默认 360 度,回车即可),三角形绕轴线旋转一周后就形成了圆锥。
方法 3:放样(LOFT)—— 用多个平面图形 “拼” 出立体
适用于绘制不规则立体(如花瓶、异形柱),通过在不同高度绘制轮廓,让 CAD 自动连接形成立体。
步骤 1:在不同 Z 高度绘制多个轮廓。例如画一个花瓶,先在 Z=0 平面画一个小圆(底部),输入UCS命令,将坐标系原点沿 Z 轴移动到 50 的位置(输入 “UCS”→“Z”→“50”),在新平面画一个大圆(中部);再将坐标系移动到 Z=100 的位置,画一个稍小的圆(顶部)。
步骤 2:输入LOFT命令,依次选择三个圆作为放样对象,回车后 CAD 会自动连接三个圆,形成花瓶形状的立体。
注意:放样的轮廓必须是封闭图形,且数量至少为 2 个,轮廓形状越接近,生成的立体越平滑。
三、实战案例:绘制一个带孔的立方体
结合上述命令,我们来画一个带通孔的立方体(边长 100,孔直径 20),巩固三维绘图流程:
步骤 1:绘制立方体底座。用RECTANG命令画 100×100 的正方形,EXTRUDE命令拉伸 50 高度,得到立方体。
步骤 2:绘制通孔。输入UCS命令,将坐标系原点移动到立方体顶面中心(输入 “UCS”→“N”→指定顶面中心为新原点);输入CIRCLE命令,以原点为中心画直径 20 的圆;输入EXTRUDE命令,将圆拉伸 - 60(负号表示向下拉伸,穿透立方体)。
步骤 3:布尔运算减去通孔。输入SUBTRACT命令(差集),先选择立方体作为被减对象,回车后选择拉伸的圆柱作为要减去的对象,回车后立方体上就出现了一个通孔。
四、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:新手避坑指南
- 画出来的图形还是二维的?
- 原因:没有切换到三维工作空间,或绘制时没有使用三维命令(只是在 XY 平面画线条)。
- 解决:确认已切换到 “三维建模” 空间,用EXTRUDE等命令将二维图形转换为立体。
- 看不到立体效果,全是线条?
- 原因:视觉样式为 “线框”,或视角不对。
- 解决:切换到 “真实” 样式;点击 “视图” 选项卡→“ viewpoints ” 面板,选择 “西南等轴测”(常用视角,能同时看到 X、Y、Z 轴方向)。
- 拉伸时提示 “无法拉伸此对象”?
- 原因:二维轮廓不是封闭图形,或包含重叠线条。
- 解决:用PEDIT命令将线条合并为多段线(输入 “PEDIT”→选择线条→“Y”→“J” 合并),确保轮廓封闭无重叠。
五、总结:从基础到进阶的学习路径
绘制 CAD 三维图的核心逻辑是 “二维轮廓 + 三维转换命令”,新手可以按这个顺序练习:
- 先用EXTRUDE画长方体、圆柱体等简单立体,熟悉三维坐标系和视觉样式切换;
- 再用REVOLVE画圆锥、圆环,理解旋转轴和轮廓的关系;
- 最后尝试LOFT和布尔运算(UNION合并、SUBTRACT差集),绘制复杂立体。
练习时建议结合 “动态观察” 命令(输入3DORBIT,按住鼠标拖动可旋转模型,观察不同角度),帮助建立三维空间感。掌握这些基础后,还可以学习 “倒角”“圆角” 等修饰命令,让模型更精细。三维绘图没有捷径,多画几个案例就能慢慢上手,遇到问题时对照本文的避坑指南排查,很快就能画出规范的三维立体图形。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