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里巴巴产品经理:从被骂 “需求拍脑袋” 到主导千万级项目

chengsenw 网络营销评论42阅读模式

“这个需求没有数据支撑,就是拍脑袋!” 刚进阿里做产品经理时,我的第一个需求就被技术负责人怼得下不来台。那天的评审会结束后,我看着自己熬了三个通宵画的原型图,突然发现:在阿里做产品,光有 “想法” 没用,得有 “让别人信服的能力”。

很多人觉得阿里的产品经理 “自带光环”,但真实情况是:他们的核心能力,不是 “做出爆款”,而是 “在复杂业务里找到破局点”。今天这篇文章,就把我在阿里 3 年的成长经验拆给你看 —— 从新人到能独立带项目,我踩透了哪些坑?又练出了哪些 “可复制” 的能力?每个能力都附具体案例和做法,最后送你一份 “产品经理能力 Checklist”,直接对照就能查漏补缺。

一、阿里产品经理最容易踩的 3 个坑:想法再好,落地不了等于零

在阿里做产品的前半年,我犯了 3 个致命错误,现在想起来还脸红:

坑 1:把 “用户说的” 当成 “真实需求”

当时负责淘宝的一个小功能,用户调研时很多人说 “希望增加一键催发货按钮”。我觉得这个需求很合理,马上画了原型,结果评审时被运营总监反问:“你知道用户催发货的本质是什么吗?是担心物流慢,还是怕商家不发货?”

后来做了数据分析才发现:70% 的催发货用户,是因为 “不知道物流进度”,如果在详情页显示 “预计送达时间”,催发货的需求会下降 60%。而我差点因为 “用户直接说的需求”,做了个没必要的功能。

坑 2:跨部门协作时,只会 “提要求” 不会 “找共识”

有次需要和支付宝团队对接接口,我直接发了封邮件说 “我们需要你们 3 天内提供 XX 数据”,结果对方一直没回复。后来老同事提醒我:“你得告诉他们‘为什么需要这个数据’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’,比如‘我们的功能上线后,能给支付宝带来 10% 的新增用户’。”

职场不是学校,没人有义务 “配合你”,你得让对方觉得 “这件事对他也有价值”。

坑 3:只关注 “产品体验”,忽略 “商业价值”

我做过一个 “商品详情页优化” 的需求,把加载速度从 3 秒降到 1.5 秒,用户反馈很好。但季度复盘时发现:这个功能投入了 5 个开发,花了 20 天,带来的成交额提升只有 0.5%,投入产出比低得可怜。

老产品经理说:“在阿里,好产品不仅要让用户爽,还要能赚钱。不能只算‘体验账’,不算‘商业账’。”

二、3 个核心能力,让你在阿里(或任何公司)都能吃得开

后来跟着导师做了几个项目,慢慢练出了 3 个能力,不仅在阿里站稳了脚跟,这些能力到现在还在用:

能力 1:“需求翻译” 能力 —— 从 “用户说的” 挖到 “他没说的”

阿里的产品经理都知道一句话:“用户说的需求是表象,要挖三层才能看到本质。” 我总结了一个 “需求翻译三步法”:

第 1 步:问 “为什么”—— 找到需求背后的动机

用户说 “想要一键催发货”,追问:“你为什么想催发货呢?” 可能得到答案:“怕商家忘了发。” 再追问:“如果知道商家已经发货了,还会催吗?” 很多用户会说 “不会”。

第 2 步:看数据 —— 验证 “用户说的” 是不是真的

别光信用户嘴上说的,要看他们实际怎么做。比如用户说 “想在淘宝上买更便宜的东西”,但数据显示:他们下单时,60% 的人会选 “销量高” 而不是 “价格低” 的商品。这说明 “便宜” 可能不是核心,“靠谱” 才是。

第 3 步:算投入产出 —— 这个需求值得做吗

就算是真实需求,也要算 “投入多少资源,能带来多少价值”。比如 “一键催发货” 需要 2 个开发做 3 天,而 “显示预计送达时间” 只需要 1 个开发做 1 天,效果更好。当然选后者。

案例:我们用这个方法优化了 “淘宝直播回放” 功能。用户说 “希望能快进”,但挖到本质是 “想跳过无聊的部分”。最后没做快进,而是在回放里加了 “精彩片段标记”,开发成本降了 50%,用户观看时长却提升了 30%。

能力 2:“跨部门协作” 能力 —— 让别人 “愿意帮你” 而不是 “不得不帮你”

阿里的业务太复杂,几乎没有一个功能是靠单个团队能做完的。我总结了 3 个协作技巧,让对接效率提升 200%:

技巧 1:用 “共同目标” 代替 “你的目标”

找其他团队协作时,别说 “我需要你做 XX”,而说 “我们一起完成 XX 目标,对你的好处是 XX”。比如和客服团队对接时,我会说:“我们这个功能上线后,能减少 30% 的咨询量,你们就不用那么忙了。”

技巧 2:给 “选择题” 而不是 “填空题”

别让对方帮你想方案,比如不要问 “这个接口怎么对接好?”,而是说 “我想了两个对接方案,方案 A 需要你们做 XX,方案 B 需要做 YY,你觉得哪个更可行?” 这样对方更容易回应。

技巧 3:提前 “埋钩子”,关键时候有人帮

平时多和其他团队的人吃饭、聊天,了解他们的 KPI 是什么。比如知道市场部今年的目标是 “提升品牌曝光”,下次需要他们帮忙推广时,就可以说 “我们的活动能给你们带来 10 万曝光,刚好帮你完成 KPI”。

效果:用这些方法,我后来推动跨部门项目时,平均沟通时间从原来的 5 天缩短到 2 天,需求落地率从 30% 涨到 80%。

能力 3:“商业敏感度”—— 知道 “什么功能该做,什么不该做”

在阿里,产品经理不仅要懂用户,更要懂生意。我学会了用 “四象限法” 判断需求优先级:

横轴:用户价值(用户有多需要这个功能)

纵轴:商业价值(能给公司带来多少收益)

然后把需求分到四个象限:

  • 第一象限(高用户价值 + 高商业价值):马上做,比如 “提升支付成功率”,用户体验好,公司赚钱多。
  • 第二象限(高用户价值 + 低商业价值):选择性做,比如 “优化字体大小”,用户需要,但不直接赚钱,找资源空闲时做。
  • 第三象限(低用户价值 + 高商业价值):小心做,比如 “增加广告位”,能赚钱但可能影响体验,要控制数量。
  • 第四象限(低用户价值 + 低商业价值):不做,比如 “改变按钮颜色”,既没人在乎,又不赚钱。

案例:有个 “商品详情页加视频” 的需求,用户价值高(能更清楚看商品),但商业价值不确定。我们先选了 100 个商家做试点,发现加视频的商品成交率提升 20%,于是才全量推广,避免了盲目投入。

三、阿里产品经理的 3 个 “反常识” 真相: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

在阿里待久了,发现很多 “外界传言” 都是错的:

真相 1:“不一定要懂技术”,但一定要 “懂技术的逻辑”

很多人以为阿里的产品经理都是 “技术出身”,其实不是。但他们都懂 “技术的边界”,比如知道 “这个功能用原生开发还是 H5 开发,成本差多少”“哪些需求技术上很难实现,需要找替代方案”。

就像开车不用会造车,但得知道 “这辆车能开多快,爬坡行不行”。

真相 2:“不是做得越多越好”,而是 “做得越对越好”

阿里有个 “小步快跑” 的理念,但不是 “瞎跑”。我见过最牛的产品经理,一年只做 3 个功能,但每个都能带来 10% 以上的成交额提升。而有的产品经理一年做了 20 个功能,最后没一个能记住的。

产品经理的价值,不是 “做了多少事”,而是 “做成了多少有价值的事”。

真相 3:“用户体验” 和 “商业价值” 不是对立的,而是可以双赢的

很多人觉得 “要赚钱就必须牺牲体验”,但阿里的 “88VIP” 就是个反例:用户花 88 元买会员,能享受到多个 APP 的权益,体验很好;而公司通过会员绑定,让用户的年消费额提升了 30%,实现了双赢。

好的产品经理,能找到 “用户愿意买单,公司也能赚钱” 的平衡点。

产品经理能力 Checklist(阿里版,共 8 项)

 

检查项 关键动作 合格标准
需求挖掘 能从用户反馈中挖 3 层,找到真实需求 提出的需求被开发质疑 “为什么做” 的次数≤1 次 / 周
数据分析 会用 Excel 做基础分析,能看懂 SQL 数据 做需求前必看数据,且能说出 3 个数据支撑点
跨部门协作 能找到共同目标,推动他人配合 跨部门需求的落地率≥70%
商业思维 能计算需求的投入产出比 提出的需求中,80% 能通过 “商业价值” 评审
沟通表达 能把复杂需求讲清楚,让技术听懂 需求评审时,技术提出的 “逻辑问题”≤2 个
项目管理 能制定合理排期,跟进进度 项目延期率≤10%
用户同理心 能站在用户角度想问题 用户对功能的满意度评分≥4.2 分(5 分制)
学习能力 能快速了解新业务、新行业 接触新业务后,1 个月内就能提出有效需求

行动指南:明天就可以练的 2 个能力

  1. 找一个你最近做的需求,问自己 3 个问题:“用户为什么需要这个?”“有没有更简单的方式满足他?”“这个需求能给公司带来什么价值?” 把答案写下来,你会发现很多需求其实可以优化。
  2. 下次和其他部门协作时,先问对方 “你们今年的目标是什么”,然后想 “我的需求怎么帮他达成目标”。比如对方的目标是 “提升用户活跃度”,你就说 “我们的功能能让用户多打开 APP 2 次 / 周”。

最后想问你:你觉得做产品经理,最难的是哪件事?是挖需求,还是推落地?评论区聊聊,我可以分享一些阿里的具体做法 —— 毕竟,踩过的坑多了,总能总结出点经验。

 
chengsenw
  • 本文由 chengsenw 发表于 2025年8月25日 09:25:49
  •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gewo168.com/2503.html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